过去的2014年一共看了49本书,看过很多经典,也翻了不少闲书,大概1周1本,读书效率还蛮稳定。和年初计划的50本基本没差,只是里面没有预期的5本英语原著,不过这在定计划的时候早就料到了。
去年与以往不同的是看了不少运动方面的书,因为随着自己马拉松的成绩达到一个极限点,切实的发现自身核心肌肉群的劣势已经支撑不了成绩的提高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刻意看了些运动健身方面的书籍。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,几本书一下来,核心肌肉群的锻炼倒是没见涨,倒是对跑步的单调性产生了深刻的认识,继而图新鲜转而开始练习铁人三项。新东西就是更得宠,就等今年天气暖和点的铁三比赛啦!
另外,看了一些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的书籍。各个时代各国政权,人都显得好渺小。时代的洪流完全淹没了人的声音,而一代一代人却又那么真实的生活过。在这种大背景下,一种无力的唏嘘感慨难免袭上心头。总有种念想在告诉自己,无论如何都要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,千万不要被时代、被政府牵制住了个人的命运。尽量减少因时代的错误,而带来的个人悲剧。
不知道为什么,我对书有很强的占有欲,哪怕这书我已经通过别的渠道看过,如果碰上合适的版本或者价格,我总会把他们买下来占为己有。尽管我也很清楚这只是买下来,因为已经看过,很难再去翻一遍,但是就是忍不住啊!今年买了大概1000块的书,大多是赶着Amazon和京东的优惠活动把豆瓣标注想读的书一起凑单买回来。前年买的书,都还有没看完的,就别说今年这些了。如此往后,简直不敢想啊,日积月累留着退休慢慢看吧!
正是因为对书的占有欲,我一直很喜欢读纸质书,享受端着书的分量,还尤其喜欢书翻开的味道——不管是新书翻开的墨香味;还是江南梅雨季节过后,老书翻开的霉味,我都很倾心。所以,我之前一直都还是很排斥看电子(纸)书的。不过,这个情况从今年有大大的改观,如果不是刚才统计我都不相信,今年读电子书的数量已经超过纸质书了。只是一年,原来习惯也可以变这么快!
去年年初买的Kindle,完全是受了知乎、豆瓣等等网站网友的蛊。买之前,看网友的评论感觉买了Kindle就自带阅读Buff,可以日阅三千本,双目不疲倦。买完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儿,翻页刷屏幕的感觉令人太不爽,同时不像纸质书一样方便来回章节翻阅,看一些需要思考的书非常不便。故年中Kindle被被偷掉时,也没有觉得很伤心。
不过,手机就完全不同。他并非是阅读器,阅读只是他一个辅助功能,然而便捷性却让我利用了很多碎片化的时间。比如今年读刘瑜的《送你一颗子弹》、《观念的水位》,就是完全用手机在来来回回的公交上看的。坐一趟公交、蹲一次坑的时间,正好可以读几篇这种随笔,阅读状态很是惬意。这种碎片化时间的场景,如果用Kindle还是显得太重,只有手机将将好。
所以嘛,无论是手机、Kindle还是纸质书都只是一种阅读介质,不同的阅读介质对不同人有不同的适宜场景。对我来说,纸质书和手机完全满足我一轻一重的阅读场景需求。而Kindle的使用场景对我来说略微尴尬,加上对其期望过高,最后的呈现就我而言完全可以用失望来表述。不过这只是个阅读器,如果这么看来还是合格的。
这说明产品把握用户的心里预期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!哈哈,不小心乱入了一句!
哦,对了!今年还机缘巧合的和朋友一起翻译了一本书,并且还出版上市了。名字被印在书上还蛮激动,尽管也没奉献多大力气,好歹是一种尝试,感觉蛮有意义。
明年还是想看50本书,只比今年多1本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