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是我第一次把自己的计划写下来记在博客里。这个做法真的很有效,去年一年我完成了年初定绝大部分的计划。整体而言,我对2018年的自己非常满意。就像年初对自己的要求一样,这一年我真的过得非常有目标性。
2019年,我将正式迈入30岁。尽管已经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,但是真的面对这个年龄还是很难接受。希望进入而立之年的我可以真正的成熟。
今年是我二十几岁的尾巴,我清晰地知道这是吃铁三年龄红利的最后一年,要想有更高的突破,必须在今年完成。所以今年请了教练,也在年初定了三个运动方面的目标:
这三个目标由简单到困难,同时也是层层递进的。却未曾想到实际结果是第一个目标还有一些距离;健将等级已拿到,但215的铁三成绩刚刚擦边;反而KONA世锦赛的资格却在上周末曲靖70.3后,踏踏实实的握在手上!
在穿羚羊跑鞋之前,基本上没穿过国产的跑鞋。所以对国产的跑鞋有一些怀疑,同时也抱有期待。
一般赛期我都有两双鞋针对不同场景的跑步环境穿着,一双在土路堆跑量打base,跑easy run配速训练鞋,比如asics gt2000、hoka one one clifton;一双跑间歇、比赛的轻量化跑鞋,比如虎走、newton triracer。
more >>利益相关:非手表team的华米员工;
个人相关:铁三爱好者,Amazfit 2与佳明920xt的长期使用者;
我就是线上发布会前十分钟与主持人尬聊暖场的那位华米员工,发布会前就接到运营同事的需求——写一篇新表的使用体验文章。不过发布会都已经过去2周了,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有完成,主要是实在不知道如何下笔。感觉我要是写优点,毕竟利益相关,怎么看都觉得像是软文。当然我要是写缺点,肯定被打回来重写,何必为难自己呢。想了想,我就不从数据对比、拆箱美照、续航测试、功能罗列……之类的传统新品体验文章角度来写了,现在各平台现在都在众测这块表,过段时间肯定有很多优质文章可供大家阅读。
最近黑麒乐队发了新专辑《金陵祭》,反复听了一周,内心汹涌澎湃,总想写点什么,于是有了下文。
说到如何听起黑麒这支乐队,要从在东北上学的时候说起。
当时青春年少,荷尔蒙过剩,每日疯狂地在各个摇滚论坛收集国内各类乐队的作品,并且和帅爷混迹于哈尔滨各个地下乐队的现场,像集邮一样想听全全国内各支乐队。当时《我爱摇滚乐》和《重型音乐》都会随杂志附赠一张CD,里面有很多国内地下乐队的作品,通过这些歌曲发掘出很多不错的乐队。
不过当时很多独立乐队的作品数量、质量抑或说费用,很难独立出一张专辑,很多城市里的几支乐队会凑一起攒张合辑,比如《石家庄制噪》、《废城甜梦》、《天津疯味》、《哈尔滨地下音乐合辑》、《长春造音》、《大庆音标》、《地下成都》……很多这类合辑在我听的时候其中很多乐队都已经解散。
more >>从去年年底开始负责APP的社区功能,技术实现上用可H5的形式,从APP团队中独立出来。以小团队尝试敏捷开发模式的探索,而我作为产品经理,自然也是这个敏捷项目的Scrum Master。
我们团队的构成为:
这应该算是敏捷开发中最mini的团队,而且大部分人还不是完整的一人力投入到社区工作中,包括我自己。但好在其他人额外的工作也由我这边管理,从需求排期上我可以灵活支配大家的工作排期,不影响到社区项目整体节奏。经过这快一年的磨合,我们的迭代速度从2周变为1周,也把敏捷开发流程修改践行到最适合我们团队的模式。
有一些我作为产品经理对于敏捷开发的思考,将其记录下来。
more >>
缺失模块。
1、请确保node版本大于6.2
2、在博客根目录(注意不是yilia根目录)执行以下命令:
npm i hexo-generator-json-content --save
3、在根目录_config.yml里添加配置:
jsonContent: meta: false pages: false posts: title: true date: true path: true text: false raw: false content: false slug: false updated: false comments: false link: false permalink: false excerpt: false categories: false tags: true